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課綱微調合法嗎?

咖啡館剛開門,客人還不多,服務生們整理好環境後,就在一旁閒聊。

「你們昨天有看正晶限時批嗎?」服務生A問。

「有啊,昨天在討論課綱微調的事情。」服務生C答。

「節目裡面提到課綱微調小組成員的背景,說道他們的意識型態屬於想要統一的,所以對於現在課綱偏向台灣化這點有所不滿,因此想透過課綱微調去台灣化。但我總覺得如果把討論集中在意識形態上,好像哪裡怪怪的。」服務生A偏著頭說道。

「怎麼說?」

「雖然我自己本身贊成台獨,但如果去台灣化是一種意識形態,那去中國化不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嗎?不管今天課綱調整往哪一個方向,他骨子裡面其實就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在角力跟主導。例如我雖然贊成台獨,但我認為就歷史的了解,應該是要提供更多面向的切入點,然後由學習的人,也就是學生自己,在多面向了解歷史後,由他自己去選擇他認同哪一邊的意識形態。我選擇了台獨的意識形態,是因為我贊成要以台灣為主體性作為出發。 但這並不代表我去否認了我們現在有很多文化上的東西是來自於中國,意識形態的認同跟文化上的傳承是有重複但不完全相同的事情。」服務生A說。

蒂瑪聽完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沒有錯,如果要就意識型態來討論這件事情,其實你會發現拿來攻擊對方的理由,拿來講自己其實也適用。所以我看課綱微調這件事情,反而不會用『那到底哪個意識形態才是對的、憑什麼改成你的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那你怎麼看?」

「我會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切入。事實上這次課綱微調最大的爭議不在於改了什麼意識形態,因為意識型態原本就是一個會隨著時間流動改變的東西。就像我阿公那個年代,他是日本時代從小就受日本教育的人,他的意識型態會認為自己是日本人。而同一個年代從中國來台灣的很多老兵,他的意識形態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兩邊的意識形態都是來自於他們從小教育灌輸他們,而讓他們形成了這樣的意識形態。你如果要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談,其實真的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蒂瑪頓了頓,喝了口水。

「但若是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切入,針對課綱微調的整個過程有沒有一個評斷的標準呢?這次課綱微調最大的爭議於他微調的過程,根本沒有根據課綱調整的法律程序來走。之前高等法院判決教育部敗訴。你知道這個行政訴訟是在告什麼,又為什麼敗訴嗎?」

「不是很清楚耶。」

「簡單來說,台灣人權促進會認為教育部微調課綱的決議過程沒有充分的公開相關討論資訊,認為這整個決策的過程是不合理、不合法的,所以去文教育部要求他們提供相關的會議紀錄、表決名冊、委員名單等資料。希望透過調出這些資料,去檢視這個決策過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結果教育部的回覆說裡面有部份的資料可以不用公佈。另外委員名單的部份為了確保公正、專業、獨立及中立不受干預性,根據以前的慣例可以等到課綱正式發布後才一起公開,所以也不願意先提供。台灣人權促進會不服教育部這樣的回覆,於是就提起行政訴訟,一狀告到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那教育部為什麼說有部份資料可以不用公佈?法院又為什麼判敗訴?」服務生C問。

「教育部說其中一份的會議記錄,屬於內部單位擬稿、準備性質的會議。就有點像我們在企業裡面,有的時候有些計畫在正式確認要做以前,會有很多會前會要先討論,教育部說這樣的會議紀錄可以『豁免公開』,所以他們不提供。至於委員名單因為之後正式上路就會一起公開,所以現在也不提供。」

蒂瑪一邊拿著自己的手機,打開了判決書。服務上都湊上去看。內文密密麻麻的。

「但是法院認為政府資訊公開法中雖然有提到有些文件可以豁免公開,但政府資訊公開法當初立法的意義就在於讓大眾可以針對政策有知的權力並且可以透過這個法對政府做監督,而教育屬於公眾利益,要求會議紀錄公開為的是要監督這個過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程序正義,這樣的要求是符合公益的。所以當公眾利益跟法律上說可以不公開這兩件事情相衝突的時候,確保公眾利益應該要優先,因此認為基於公益,教育部應該要提供該文件。」

「也就是說台灣人權促進會希望透過調閱資料,去確認這個課綱微調的過程是不是真的是黑箱。教育部卻說依法某些資料可以不用提供,而不願意讓民間團體檢視這些資料。而法院的立場認為民間團體的要求是符合公益,所以判定教育部應當要公開這些資料讓人民檢視。」服務生C若有所思的說道。

「沒錯,你去想想,如果今天牽涉到的是所謂的國家安全,可能還有理由說因為牽涉到國家機密,有資料不能公開的灰色地帶。但是教育部課綱微是國內事務,決策的會議過程卻不能公開,這會讓人覺得很可疑啊。你看現在教育部的態度其實也很故意,教育部長說課綱只微調23%的字,要照常上路。這句話背後就是要故意把大家討論的焦點集中在修改的內容,然後讓爭執淪為意識形態的大亂鬥,而不是去注意教育部整個執行課綱微調的過程是否符合程序正義。」

「為什麼你會一直很強調程序正義?」

「程序正義的意思是政府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他都必須要符合合理的法律程序。目的是為了確保政府在使用他的權力的時候,不能凌駕在人民權利之上。一個政府如果做事情無法符合合理的法律程序,或是拿著法律護衛著自己,不息讓法律凌駕在公共利益之上。那也就代表這個政府有以人治凌駕於法治的企圖。我們永遠要記得,在民主社會,要求的不是只有人民守法,而是政府也必須要守法。」

「所以這次教育部修改課綱的過程,有守法嗎?」

蒂瑪想了想後說道「只要教育部願意提供詳細的會議資料,我相信就會有答案。」

※※※※※※※※※※※※※※※
【參考資料】
三分鐘看懂課綱微調
判決曝光 法院:課綱委員、會議 都應公開
判決書查詢
輸入以下資料可查詢詳細判決書
裁判字號 103,訴,1627
裁判日期 1040212
裁判案由 政府資訊公開法
裁判全文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正晶限時批 2015/04/21
臺灣人不懂臺灣史 

【豆知識】
關於程序正義:稅金的使用,只要結果好就好嗎?

【監督國會】
國會調查兵團立委言行資料庫
立法院議事轉播ivod 

※※※※※※※※※※※※※※※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
若您願意支持我們繼續寫下去,請給我們一個讚喔!
蒂瑪小姐咖啡館: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cyde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