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什麼是公民?

這天晚上,讀書會的那群人又出現在咖啡廳。

「哇!那個紅髮帥哥又來了耶!」咖啡廳的服務生們起哄著。

『不知道他們今天讀書會內容會討論什麼呢?』蒂瑪想著。

讀書會成員點完餐後,一開始由被分配到的組員進行簡易的導讀後,組長清了清喉嚨後開始講話。
「這陣子發生的很多事情,真的都可以跟書裡寫的事情做比照呢。」

「是呀,像是之前318學運,還有現在香港還在行中的遮打革命。讀這本書,我才知道法國大革命後,原來他們花了一百多年,才真正的從紛亂的政局中,邁向穩定的民主發展。」A女是今天的導讀,接著組者的話說著。

「我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叫『總統是不可靠的』,這本用書信體寫了美國民主的發展史,也非常精采。看完我才覺得,以前我自己對於民主的了解,實在太薄弱了。」C男搭腔。

「因為看『以平等之名』這本書,我也去找了亞洲其他國家的一些相關資料,就算以離我們比較近的國家,像是南韓、還有日本,他們在邁向民主的過程中,也都經歷過很多抗爭。以南韓來說,他們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大學生多次站在民主運動的前線,在抗爭最激烈的時期,有的學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顯示爭取民主的決心。」D男說完,一邊把他帶來的另外一本書『明治維新』拿給大家傳閱。

「如果不去閱讀這些歷史,我們常常會以為,我們現在有的權利,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只要可以投票了,就算是民主了。以為投票就是民主的同義詞。甚至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由於台灣從權威政府轉向民主,整體來說是比較偏向和平轉移,但政府所制定的教育內容,卻沒有灌輸正確的民主意識,以致於很多人會誤以為民主,是權威者給的禮物、給的施捨。」組長說完,喝了口水。

這時候服務生送上了冰拿鐵、美式咖啡、冰紅茶,大家紛紛舉手表示飲料是誰的。大家一邊喝著飲料,一邊繼續討論著。這時候紅髮男子萊柏特開口說話。
「法國大革命後,整個國家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混亂。托克維爾在撰寫『民主在美國』的時候,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他想透過他看到的美國民主經驗,透過從地理環境、美國人民背景、制度形成的整體分析,去告訴他在法國同胞,法國大革命之所有會有那麼可怕的動亂,原因是那時候的法國沒有真正的公民,而且即使經歷了那麼長久的動亂,法國都沒有真正建立起公民的基礎。法國基層人民的根本心態,還是屬民,而不是公民。」

「這樣說來,應該要來釐清,我們喊的這麼大聲的公民,到底應該是什麼?而屬民又是什麼?」組長提出問題。

「沒錯,所謂的公民,會把公共事務視為自己的事情。但屬民,則會認為公共事務是上面的人的事,是管我的人的事。法國大革命後,法國人一直高喊著公民,然而在這樣滿街都是公民的社會,只是口頭上的公民。大家把口號喊的這麼響亮,但實質上心態卻還是屬民。」
萊柏特答道。喝了口冰拿鐵之後,看了看大家。又繼續接著說。
「但是不要誤會,美國公民的基礎,不是建立在什麼抽象的理想上,不是什麼要造福大眾、或是心中要先有什麼政治理念要實現。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爭取自我的利益。避免因為訂定公共事務,而傷害了部分群體成員。讓每個成員都有權利表示反對、發出抗議。美國的公共精神,不是基於什麼大愛什麼理想,而是基於在地的、自利的。但也因為如此,保證了美國政治權利一貫由下而上的安排原則。」

之後,讀書會的成員繼續鬧烘烘的討論著各自的心得。蒂瑪心裡想著:『我們很少會去懷疑自己在教育過程中,被灌輸的一切。但當台灣的民主走到現在,好像很多事情都卡住的時候,除了積極的討論社會議題,是不是也應該要花些的心思,去看看別人的民主是怎麼一回事?也許我們一直想不到的答案,在他們的歷史裡面,就能夠找到一些線索。』
※※※※※※※※※※※※※※※
【參考資料】
南韓民主化的小故事:大學生是社會的良知
總統是靠不住的
楊照的七堂公民課:以平等之名
明治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