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歷史=事實 嗎?

「最近有個新聞,說課綱微調被判應該要公開,並要求教育部落實政府資訊公開法,透明政府決策。」P男開口,三個男子從下午就一直待在咖啡廳聊到了晚上。

「好像有點印象,但沒有太注意這個新聞。怎麼了嗎?」S男問道。

「課綱微調是去年年初發生的事情,那時候甚至有公民團體到教育部前舉辦過活動抗議黑箱課綱微調,但民眾反應並不熱。確實對民眾來說,這是一個很冷的新聞。」

「那你為什麼會特別注意到這個新聞呢?」M男說完,喝了口咖啡。

「如果是以前,我應該也不會特別注意這個新聞。但上次台灣罷228動畫引起很多人討論之後,我也去找了一些台灣史的書來看,對這個新聞感觸就變得很深。」

「怎麼說?」

「我先從一個書上看到的故事說起吧。你們有聽過吳鳳跟廖添丁的故事嗎?」P男問道。

「有啊,這算是滿耳熟能詳的人物吧。一個是捨身取義感化了原住民。一個則是日本時代的義賊。」

「但是你知道我們現在了解的這個形象,是怎麼被塑造出來的嗎?」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M男露出不解的表情。

「我們都認為吳鳳感化了原住民。他的故事流傳了兩百多年,但經過一些史學家的研究,卻發現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一個故事,跟事實並不相符。簡單來說,歷史上確實有吳鳳這個人。但所謂的『捨身取義』的故事卻可能是被捏造出來的,我們聽到的故事是吳鳳透過捨身感化了鄒族原住民,讓他們改掉出草的習俗。」

P男喝了口咖啡頓了頓,又繼續說話。

「但根據鄒族本身後世流傳的說法,有一個說法卻是吳鳳慫恿原住民拿出鹿皮鹿肉跟漢人交換,然後自己從中獲取暴利。在長期不公平的剝削底下,鄒族的人生活越來越窮困,於是跟吳鳳起了衝突。吳鳳用計炸死了鄒族四十多人,所以當鄒族的人去找吳鳳理論,當場用箭殺死了吳鳳。」

「這跟以前聽過得故事差滿多的耶。」S男應和。

「對呀。根據書裡面寫到,吳鳳傳說大部分的情節是在日治時代完成。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日本的官員認為吳鳳傳說有助於強化公務員殺身成仁、大公無私的皇國精神。然後到了國民政府統治台灣的時候,那時在反攻大陸的氛圍下,政府希望軍民也可以效法殺身成仁的精神,所以也就繼續沿用了這樣的傳說。不管是日治時代,還是國民政府時代。說穿了利用吳鳳傳說都有政治上的目的。而剛提到鄒族觀點,則是在後期開始有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時候,才提出吳鳳神話扭曲了原住民,認為這剝奪了原住民詮釋歷史的權利。」

「那廖添丁的故事呢?我的印象他是被塑造成抗日的義賊。」

「根據國史館的資料,日本警察當時其實一直把廖添丁認為是竊盜累犯,並不是抗日份子。是一直到他最後一次出獄後犯下殺警察的重大刑案,才變成日本警察重金懸賞的要犯。廖添丁死後,他的故事被添油加醋的做了很多的戲劇,後來有一個臺灣文化協會選上廖添丁作為宣傳民族精神的榜樣,這個時候民間流行戲劇才開始加入抗日英雄的形象。因此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為了凸顯台灣人民受日本統治的壓迫,鼓吹抗敵意識,於是廖添丁的故事就成了另類的愛國教育題材。所以可以說廖添丁的形象,從原本的竊盜,到凶賊,到義俠。是被各種因素塑造出來的。而最後塑造的形象,在經過歷史考據,會發現並不是真的是那麼一回事。」

「也就是說,透過教育,政府可以灌輸民眾對於歷史的觀點,進而去影響這些民眾日後詮釋歷史的角度。民眾也許會覺得這樣的詮釋理所當然,就像我們理所當然覺得廖添丁是義賊一樣。但這樣的詮釋很可能跟真正的歷史會有很大的落差。同樣的事情,以前日治時代的日本政府做過,而國民政府也做過。」

「因此我就沒有辦法再像以前一樣,認為微調課綱的黑箱過程沒什麽。」P男若有所思的嘆了口氣。

※※※※※※※※※※※※※※※
【參考資料】
被混淆的臺灣史
黑箱課綱不公開?
判決曝光 法院:課綱委員、會議 都應公開
課綱敗訴 立委要求專案報告 

【豆知識】
憲法的意義
為什麼要有憲法?
行政命令是甚麼?
人權的意義
轉型正義是什麼? 

國會調查兵團立委言行資料
※※※※※※※※※※※※※※※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
若您願意支持我們繼續寫下去,請給我們一個讚喔!
蒂瑪小姐咖啡館: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cydeCafe